EDI純水設備,EDI(Electrodeionization)是一種將離子交換技術、離子交換膜技術和離子電遷移技術相結合的純水制造技術。
填充床電滲析又稱電脫離子法(Electrodeionization),簡稱EDI,它利用電滲析過程中的極化現象對離子交換填充床進行電化學再生,集中了電滲析和離子交換法的優(yōu)點,克服了兩者的弊端。
EDI技術結合了兩種成熟的水處理技術—電滲析技術和離子交換技術,我國稱此為填充床電滲析或電去離子技術。它主要替代傳統(tǒng)的離子交換混床來生產高純水,這種技術國外已在電子、電力、化工等行業(yè)制備高純水方面得到推廣應用。可以預期,這種水處理產品將成為本世紀制備高純水工程中的主流設備。這種技術及相關技術的應用將會使原有的水處理技術產生某些根本性的變革,從而取得更良好的環(huán)保和經濟效益。
在EDI除鹽過程中,離子在電場作用下通過離子交換膜被清除。另外在離子交換膜之間充填的離子交換樹脂大大地提高了離子被清除的速度。同時,水分子在電場作用下分解為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這些離子對離子交換樹脂進行連續(xù)再生,以使離子交換樹脂保持狀態(tài)。
EDI在清除弱電解質如二氧化碳,二氧化硅和膠體硅方面均有較好的效果。
可以被看成帶有自再生功能的離子交換設施。這種自再生功能是通過離子在電場中的遷移過程和水分子的電解過程實現的。
EDI還可以看成的電滲析設施。這種是通過離子交換樹脂實現的,而其中離子交換樹脂是在被連續(xù)再生的。
EDI設施的除鹽率可以高達99%以上。如果在EDI之前使用反滲透設備對水進行初步除鹽,再經EDI除鹽就可以產生電阻率高達15-18兆歐.厘米的超純水。通常水源是由反滲透(RO)產生。
EDI可以以單元組合的形式構成各種流量的凈水設施。因此具有相當的靈活性和適應性。